2024.03.25
孩子什麼時候需要抽血檢查?

常遇到帶著生病的孩子到急診室要求抽血檢查的家長,「抽血」在很多人心目中被認定成一種可以快速找到病因的方法,但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? 孩子什麼時候需要抽血檢查?

醫師診斷疾病,會先從「詢問病史」開始,接著幫病人做「理學檢查」,也就是觸診、視診、聽診等直接或間接接觸病人身體的檢查,大部分的疾病光靠病史和理學檢查就可以做出診斷,當無法藉由上述兩者確立診斷時,才需要抽血檢查輔助診斷。記住!血液檢查只能「輔助」,並不能作為診斷唯一的依據,病人實際的臨床狀況,才是診斷疾病的基礎,抽血檢查的項目也必須以臨床症狀做為指引,不然血液中存在上萬種生理物質,亂槍打鳥的檢驗就像矇著眼睛開槍,根本不可能準確命中紅心。

病人需要抽血的原因很多,簡單歸納後,不外乎以下三種目的:

1. 幫助診斷疾病
2. 評估疾病嚴重度
3. 追蹤疾病的變化

到兒科急診室看診的兒童多半罹患急性病症,抽血檢驗的目的主要是「幫助診斷疾病」和「評估疾病嚴重度」,臨床上需要抽血的孩子通常呈現較差的活力、精神、食慾,血液檢查可以幫助醫師做出更精準的診斷和更精確評估病情,讓緊急處置和後續的治療步驟更加完善。

若孩子的活力食慾很差、不舒服的症狀沒有改善,但血液檢查完全正常,到底該相信孩子的狀況還是血液報告? 以兒科醫師的角度選擇,我永遠相信孩子的臨床表現,只要孩子的臨床表現沒有進步,即使血液報告再正常,孩子也絕對不可能「正常」,這時候反而更要提高警覺,仔細思考診斷或處置上是否有遺漏之處,持續觀察孩子病程的變化。

不要過度迷信抽血檢查,孩子的臨床症狀才是診斷疾病的基礎,很多時候醫師不需要血液檢驗,一樣可以做出正確的診斷和適當的治療,兒童的血管很細小,抽血並不容易,請家長不要為了「安心」,就要求想讓孩子抽血,經過醫師評估後判斷需要血液檢驗,再讓孩子抽血,畢竟安心是安大人的心,受苦的卻是孩子,不是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