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天氣一熱,心情也跟著悶起來了嗎?
台灣夏天不只有陽光高照,還常伴隨高溫、濕氣與悶熱,讓人特別容易心浮氣躁、情緒不穩,甚至影響睡眠、專注力與人際互動。心理師提醒大家:這些反應,其實是大腦對外在環境的自然反應。學會幾個「情緒消暑」的小方法,就能讓身心更舒服地度過盛夏時光!
🌿 心理師推薦:夏天穩定情緒的五個關鍵
🧠 1. 辨識情緒來源,接納自己不安的心
感到焦躁、疲憊時,不妨先問問自己:「是什麼讓我感到壓力?」是工作進度卡關、家庭責任沉重,還是天氣太熱讓自己睡不好?
將這些壓力寫下來、分類排序,讓思緒更清晰,也減少心裡的雜亂感。
👂 2. 善用社會支持,別獨自硬撐
有煩惱,不用一個人扛。和信任的親友談談心、分享情緒,或是尋求專業心理師協助,都能幫助你釋放壓力、找到出路。
🎥 3. 安排放鬆時光,重拾愉悅感受
做些讓你開心的事情:看場電影、去附近走走、閱讀喜歡的書、泡杯涼茶、聽音樂。給自己一點「喘息的空間」,心情自然會變好。
💪 4. 選對時間動起來,促進快樂荷爾蒙
運動能提升體內「快樂激素」多巴胺與血清素,但記得避開正午高溫時段,建議在清晨或傍晚進行散步、伸展、瑜珈等低強度運動。
😴 5. 睡得好,情緒穩
若熱到睡不好,可以善用清晨的涼爽時段補眠,或中午午休20分鐘。盡量保持規律作息,能幫助大腦更好調節情緒。
🍽️ 飲食也很重要!
夏季易出汗,飲食建議清淡、易消化,多喝水、適度補充電解質,能幫助身體降溫,也讓心情更安穩。
👩⚕️ 心理師提醒:
夏天的確讓人容易煩躁,但也是享受陽光、吃冰消暑、與親友相聚的好時節。只要掌握幾個簡單的自我照顧技巧,你也可以讓心情在盛夏中自在呼吸,迎接美好的生活節奏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