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櫛瓜(Zucchini)又稱夏南瓜,原產於墨西哥,後來傳至義大利,因其口感清脆、風味清爽,成為許多餐桌上的常見蔬菜。台灣目前主要生產地集中在南投仁愛鄉,由農業改良場培育出適合本土環境的品種。
櫛瓜 VS. 節瓜,傻傻分不清?
雖然櫛瓜和節瓜同音,實際上卻是截然不同的蔬菜:
櫛瓜的營養功效
櫛瓜的營養價值豐富,每100克的櫛瓜僅有13大卡熱量,且幾乎不含澱粉,是低熱量、低GI值的蔬菜。其含有:
-
鉀:有助穩定血壓
-
β-胡蘿蔔素:抗氧化、保護眼睛
-
維生素C:提升免疫力
-
膳食纖維:促進腸道健康
櫛瓜的6大健康功效
-
抗氧化:富含類胡蘿蔔素(葉黃素、玉米黃素、β-胡蘿蔔素),可減少自由基對細胞的傷害。
-
提升免疫力:內含鉀、鈣、鐵等礦物質,能強健骨骼、預防貧血,提升抵抗力。
-
穩定血糖:低GI值且高纖維,可避免餐後血糖急遽上升,適合糖尿病患者。
-
保護心血管健康:鉀含量高,有助於排出多餘鈉離子,預防高血壓。
-
改善便秘:水分及膳食纖維豐富,有助促進排便。
-
保護眼睛:類胡蘿蔔素可過濾藍光、維生素C可防止紫外線傷害。
櫛瓜的食用方式
櫛瓜可以生吃,但多數人偏好加熱後食用,因為煮熟後更容易消化,並降低脹氣風險。以下是幾種簡單的料理方式:
櫛瓜的3大食用禁忌
-
腸胃道不佳者
櫛瓜富含水溶性纖維,容易在腸道中產生氣體,引發脹氣問題。若腸胃敏感者,建議煮熟後食用。
-
限鉀飲食者
櫛瓜鉀含量豐富,若有腎臟疾病或需要限鉀飲食者,建議諮詢醫師後再食用。
-
避免野生櫛瓜
野生櫛瓜中可能含有葫蘆素,味道會明顯苦澀,若不小心誤食,可能引發噁心、嘔吐、腹瀉等中毒症狀。
櫛瓜是營養豐富、料理多樣的健康食材,但食用時還是要留意腸胃與鉀攝取的情況,才能享受美味,更能增進健康!